近期,比亚迪、上汽通用五菱、长安、哪吒等多家新能源车企接连官宣降价或推出限时优惠。业内人士表示,新能源车企可以通过降价策略吸引更多消费者,巩固扩大市场地位,而当前核心部件动力电池成本下跌正是降价的底气。动力电池占据纯电动汽车制造成本的40%-60%,是控制成本的重要因素。

车企相继官宣降价

2月19日,比亚迪率先喊出“电比油低”的口号,同时推出秦PLUS与驱逐舰05荣耀版,起售价为7.98万元,相较于上一版本冠军版车型,两款新版本车型价格均下降2万元。随后,五菱、哪吒等多家车企亦相继在当天下调相关车型售价。例如,哪吒汽车宣布多款主力车型降价,其中哪吒X全系降价2.2万元,哪吒AYA全系降价8000元,哪吒S全系降价5000元;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宣布,其旗下产品五菱星光插混车型150公里进阶版售价由10.58万元调整为9.98万元。

随后,又有多个品牌跟进官宣降价。长安启源官方宣布,启源Q05125km长续航版车型9.69万元起售,此前的起售价为13.19万元;奇瑞集团推出“百亿补贴置换季”活动,以旧换新置换补贴至高达4万元,部分车型推出限时优惠,最高综合优惠幅度达到1.9万元。

“当某一品牌率先降价时,其他车企如果选择跟进,就还有一线生机。如果不跟进,就会面临丢失市场份额,逐步被边缘化的风险。”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在接受《中国能源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“2024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年,竞争注定非常激烈。”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称,价格竞争是新技术领域充分市场竞争的体现,也是中国电动车走向世界的竞争利器。

降本带来调价空间

不少业内人士表示,当前电池等相关成本的持续走低,是车企敢于降价抢单的重要原因。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研报认为,尽管价格战对车企盈利不利,但从成本端来看,碳酸锂价格的走低以及规模效应的继续发挥有望对冲部分降价损失,提升产业链经营韧性。

据了解,由于缺乏订单,动力电池产业链各供应商为稳定现金流,采取低价抛售抢单策略,各类产品价格继续下行。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,2023年12月,中国动力电芯均价月跌幅扩大至6%-10%。车用方形三元电芯、铁锂电芯和软包型三元动力电芯均价分别跌至0.51元/Wh、0.45元/Wh和0.55元/Wh。零跑汽车副总裁曹力近期表示,采购的磷酸铁锂电芯价格为0.4元/Wh,有进一步压缩到0.32元/Wh。

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吴微告诉《中国能源报》记者,锂资源价格下跌是电芯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。另外,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,大量企业纷纷涌入投资相关产业链。随着产能不断释放,市场竞争加剧,企业通过降价来应对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动力电池成本。

动力电池价格下降,有助于整车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,为车企带来更多调价空间。“以一辆电池包容量为60kWh的电动汽车为例,其中锂材料的用量约达到0.04吨碳酸锂当量。去年以来,碳酸锂的价格从60万元/吨降至10万元/吨左右,相应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本也下降了约2万元/辆。”吴微说。

打造结构性趋势

在动力电池市场价格整体走低的背景下,新能源汽车相比于燃油车已具备明显的技术和成本优势。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近日公开表示:“从到,再到,这是一个结构性趋势。”

不过,动力电池并不能覆盖电动汽车所有生产成本,且动力电池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,电池产能、锂资源价格以及新能源汽车需求量都会对电池市场产生影响。吴微指出,目前锂资源价格已处于低位,很难进一步下降,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,锂价仍有可能出现上升。“电池企业要多把重点放在电池技术更新,积极扩展储能等新的应用领域。”

“动力电池市场的趋势不可逆。有核心技术、规模大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,产品一致性、市场推广方面存在不足的企业会面临出局的风险。”林示表示,“跟整车企业一样,今年动力电池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。谁能率先掌握固态电池技术并实现商业化应用,谁就能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。谁依然局限于低能量密度电池产品、依靠低价应对竞争,终将会被市场淘汰。”(记者 姚美娇)